3201医院开展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操作培训
11月29日,按照国家及地区疾控中心要求,推进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部署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联合信息中心完成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部署上线运行并组织临床科室操作培训。
会上,疾病预防控制科负责人乔婕、信息中心刘家琛讲解前置软件整体功能、基础环境、数据库安装使用、对接工作等内容,通过培训为全面实施前置软件部署应用、加快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加强数据质量监测工作,实现前置软件“可用可靠”,除本次集中培训外,疾病预防控制科及信息科也将对部分科室进行现场重点培训及实操讲解,汇总临床科室试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什么是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
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是一种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式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通过AI技术加持,提升传染病监测预警的效率和准确性,实现动态感知的主动监测与预警上报。作为国家传染病多渠道监测的重点应用系统之一,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对于建设一体化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服务与指挥调度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传染病上报流程:
报告终端放置在医院负责传染病上报的部门,如疾病预防控制科。临床医生在接诊过程发现传染病病例时,需要先从HIS、电子病历系统中找到患者相关信息,转录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纸质或电子版)后,再传递给防保科医生,然后由防保科医生通过报告终端,再次手工转录并上报。这个过程存在被动性、时间延迟、数据不准确、资源消耗大等弊端:。
传染病监测预警前置软件的核心功能:
主动监测与预警:前置软件一经部署,即能够主动从患者的电子病历中提取和分析各类与传染病相关的数据,如就诊记录、检查检验结果、疾病诊断、用药信息等。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实时评估患者风险,及时发现疫情的异常变化和传播趋势,实现动态感知的主动监测与预警上报。
智能“快速上报”:一旦临床医生做出传染病诊断,软件即自动对该病例数据进行后结构化提取,生成报告卡信息,并智能触发“患者信息补全”功能,由公卫医生审核确认后,即可迅速上报。
闭环监测:软件设置了“待确诊”标签功能,提醒医生对检出病原阳性病例进一步做出明确诊断。一旦发生“待确诊”病例的病原检测呈“阳性”、处方出现特殊用药等情况,将智能触发“病例追踪复诊提醒”功能,提醒临床医生及时做出诊断,从而极大地提升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监测闭环管理能力。
全病程管理:当已确诊或高风险的传染病患者到医疗机构就诊时,软件将进行智能风险识别,触发预警机制,提醒医疗机构启动传染病排查工作流程。
疾病预防控制科